(通讯员 汪名荣)2025年11月6日上午,文科楼705教室内暖意融融,书香四溢。历史(优师)12401班“读名家经典,悟育人之道”主题读书分享会温情启幕。活动特邀李义芳、赵标、陈力、李芳四位老师担任指导嘉宾,以经典为媒,共话育人之思,搭建了一个师生深度交流、思想碰撞的平台。

在主持人吕盎然同学饱含温度的开场后,分享会正式开始。陈世瑞、陈瑶等同学率先登场,围绕《全球通史》、《人类简史》、《中国史通论》、《西欧中世纪史》等宏阔史学著作,拆解核心思想,串联历史脉络。尤为引人深思的是闵丽君同学对《波峰与波谷: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》的分享,她精辟地剖析了阎步克教授笔下的制度史观,阐释了秦汉“波峰”如何确立中国官僚政治的“中轴线”,而魏晋南北朝的“波谷”又如何为隋唐制度的复兴埋下伏笔,体现了扎实的文本分析能力。
本次分享会的一个亮点,在于对经典的多维度解读。有四位同学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史学大家钱穆的《中国历代政治得失》,却从迥异的视角切入,赋予了经典新的活力。黄梓梁同学聚焦于汉代赋税与奴隶制等具体问题的争议;马绮悦同学则以钱穆先生提出的“历史意见”为独特视角,纵览汉、唐、宋、明、清历代政治的特点与得失,并最终升华至“制度需与时代适配”的历史智慧,反思其对当代的借鉴意义,充分显示了同学们由知识汲取向现实思辨的升华。
同学们的精彩分享引发了导师们的深入点评。赵标老师首先高度肯定了同学们前期的充分准备与现场的流畅表达,同时,他也中肯地指出了分享中“内容稍显单薄、视角较为单一”的不足,并贴心建议大家后续可多参阅名家书评以丰富思考维度。陈力老师的点评则直指学术研究的核心——问题意识。他鼓励同学们在阅读中要敢于质疑,大胆追问,不仅要吸收经典之“然”,更要探究其“所以然”,从而在经典中挖掘新观点,碰撞出新火花。

活动尾声,班主任李义芳老师为本次分享会作总结发言。她欣慰于全体同学在阅读深度与思维高度上的显著成长,并紧扣“优师培育”的核心目标,对同学们提出了殷切期望。“未来站上讲台,我们的每一份积累,都是照亮学生的光。”李老师的话语恳切而深情,“唯有常读常新,用书籍筑牢学识根基,备好每一堂课,我们未来才能稳稳地站在育人的讲台,不负‘优师’之名。”
本次分享会成为一场深刻的专业教育与师德浸润课。在墨香中为师生注入了丰沛的思想力量,更如一盏明亮的“导航灯”,为同学们成长为有深度、有温度、有担当的优秀教师指明了前行的方向,注入了温暖而坚定的力量。
(审核:冯翠丽;编辑:耿传令)